第二天早上,张俊乙起床洗漱去了驾校,交钱、签字、领证,半个小时就办完了,拿着崭新的驾驶证出了驾校。
往河口乡的公交车上,人还挺多的,基本都坐满了,售票员把副驾驶的位置让给了张俊乙。
“张俊乙?”
听见有人喊自己,张俊乙一扭头,一身白色风衣,披散的长发,还是又白又瘦的模样。
“哎呀!杨洁!”
“大领导还认识我啊?”
“这话说的,你是刚回来吗?”
“是啊!昨夜的火车。”杨洁拍了拍身边的行李箱。
“你这是毕业了?”
“算是吧!回来找实习单位,六月份去拿毕业证!”
“听六叔说你准备考县里的学校?”
“是有这个打算!咱俩一边大,你都进县政府了当领导了!”杨洁调笑道。
“什么领导?就是个跑腿的!”
两个人一句一句的聊着,杨洁看着张俊乙清秀的面庞,开始有小心思了。
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一晃也成了大男孩了。
自己的爸爸也提到过这个事,有心想要撮合一下他们,目前张俊乙应该是目前最有潜力的年轻人了,唯一的缺点就是没什么背景。
公交车到了河口乡政府门口停了下来,张俊乙帮杨洁把行李箱提了下来。
杨会计骑着摩托车在站台等候着。
“六叔……”
“小乙啊!这么巧?”
“是啊!正好在公交车上遇到了。”
“你也回村里吗?一起吧!顺路!”杨会计拍了拍摩托车后座。
张俊乙一看,就这么大点地方,三个成年人还有个行李箱。
“不了,六叔,我去医院看看我妈。”
“也是,你都当主任了,这事也该告诉你爸妈的。”
“什么主任?”杨洁插话问道。
“县招商办主任,县长直属的,厉害吧?我就知道小乙不是一般孩子,哈哈……”
杨洁看向张俊乙的眼神又欣喜了不少。
“行,你去找你爸妈吧!我晚上来喝酒,必须庆祝一下!”杨会计说了把杨洁的行李箱绑在摩托车后面,带着杨洁走了。
张俊乙自嘲的笑了笑往乡政府大门走去。
“大爷,今天值班啊!”
“哟!张主任!回家啊?”
“什么主任?大爷你也跟着开玩笑!”
“徐书记开完会一回来,整个乡政府都知道,你这才出去三个多月吧?”
“行了,您老就别跟着起哄了。”张俊乙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扔了过去。
离开乡政府大门,张俊乙步行往医院走去。
一路上打招呼的人不少,经过去年救人的事和招商引资开厂的事情,河口乡基本没有人不认识他了。
一进乡医院大门,几个四五十岁的医生又开始调侃起来,他们从小就喜欢拿张俊乙开玩笑,都是介绍对象类似的话语,张俊乙微笑着一一回应着。
“老张,你儿子来了!”有人冲着二楼喊道。
张俊乙知道他爸不会出来了,径直往家属区走去。
“小乙,你回来也不说一声。”妈妈正在门口洗着衣服。
“妈,那辆旧摩托在哪里?我骑回家去!”
“在车棚里,我给你拿钥匙!”
张俊乙拿了钥匙,走到车棚,骑走了旧摩托,经过粮管所时停了下来,向里面张望了一下,拐了进去。
“小姑,忙着呢!”
“小乙啊!能不忙吗?每天都有人来学,学会了还要拿原料回家,都得登记,唐老板给我签了合同,一个月给一千二呢!”
“那是你学的快,又上过初中,会记账。”
“行了,你回去吧!我这忙呢!”
“行!”
看着小姑忙碌的身影,张俊乙也觉得她又回到了个非常能干的时光。
小姑比张俊乙大十二岁,张俊乙的童年就是小姑带大的,在他印象里小姑无所不能,教他爬树,游泳,写字……
骑着摩托车回到家爷爷家,带着表弟玩了会,辅导作业。
下午的时候,爸爸妈妈带着小姑回来了,还买了不少菜。
“一会你六叔一家过来吃饭,你把大圆桌搬出来擦一擦!”
听了妈妈的话,张俊乙点了点头。
下午四点多,杨会计一家三口提着东西来了,一阵嘘寒问暖的。
张俊乙的卧室里,杨洁坐在书桌前的凳子上翻看着张俊乙的大学毕业照和纪念册。
厅里三个男人抽烟聊天,厨房里四个女人在做饭,院子里一个孩子在玩耍。
“你觉得我考县初中好还是高中好?”杨洁开口问道。
“高中会累一些,但是容易出成绩,初中……孩子难管一些!”张俊乙回答道。
“那我先试试高中
第73章 青梅竹马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